4月18日上午,外国语学院第82期“集大外语学术沙龙”活动在庄汉水楼五楼会议室顺利举行。英国巴斯大学教育学院应用语言学首席教授、亚洲教育研究中心主任、“语言、教育与实践”研究组负责人Xiao Lan Curdt-Christiansen教授应邀作题为“在翻译中消逝:父母在代际语言传承中的媒介翻译角色”的专题报告。活动由外国语学院院长张海燕教授主持,副院长刘立香教授和韩存新教授、学院骨干教师及研究生代表参加了此次学术交流。
Curdt-Christiansen教授深入阐释了“家庭语言政策”(FLP)的概念内涵及其在推动语言代际传承中的关键作用。她结合13个家庭的实证研究案例,剖析了三代同堂家庭中父母作为“中介翻译”的现象。在这种模式中,父母在祖辈与子女之间的交流中承担起“翻译中介者”的角色,在方言与普通话之间进行双向转换。研究发现,尽管多数儿童自幼处于接触方言的语言环境中,但由于父母的“翻译介入”,方言在家庭内部的实际使用频率和学习深度被削弱,从而影响了儿童对方言的掌握与传承。在交流互动环节中,Curdt-Christiansen教授以严谨而通俗的方式回应了现场师生的提问,启发了大家对家庭语言政策及语言传承机制的深度思考,在场师生受益匪浅。
Curdt-Christiansen教授长期致力于多语教育、双语素养发展、语言意识及社会文化视角下的语言政策研究,主持编撰12辑学术专刊,在Language, Culture and Curriculum、Current Issues in Language Planning、Language Policy等SSCI和CSSCI期刊发表术论文近百篇,在Routledge、John Benjamins、Springer等国际权威出版社出版3部学术专著,另有4部专著即将出版。2022-2024年入选斯坦福大学评选的全球语言学领域前2%顶尖科学家,曾主持参与18项科研项目,获英国巴斯大学、英国雷丁大学及英国经济和社会研究委员会等机构资助,总经费达120万英镑(约合人民币1000万)。
“集大外语学术沙龙”是外国语学院为推动学科建设而推出的长期活动,旨在为外国语学院全体专任教师、在读研究生提供学术交流平台。本次讲座圆满成功,全体教师受益匪浅。


(文:李伊真/图:李伊真/审核:刘立香、王涌骅、黄建宇)